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農業要巨變
2020-08-30
中央定了:農業要巨變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胡躍高
為什麼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遲遲解決不了

我想說倆點

↓↓↓
一是因為我們過於側重技術導入,追求經濟效益,農業生態系統受到傷害;
二是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處於漫無組織的生產狀態。
日前,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胡躍高在該校舉行的一次有機農業發展交流會上如是表示。
考察過很多有機農場,胡躍高驚異地發現,有些發展非常完美,超出想像,也激發了他新的認識:“我們農業發展的觀念模式、技術體系需要更新。”
 
在中國農村,一些地方腫瘤、癌症等惡性病的發病率升高,
農民是化肥農藥等化學品過量使用的第一受害者。
在調查中胡躍高體會到,很多農民對有機農業發展也是渴求的。
 
藥食同源,有機食材有益於身體健康,很多中國朋友現在都在說需要有機產品,而十年前,很多人對此還不明白。來自比利時,被稱為“中歐有機農業交流使者”的于平說。
而來自法國的莫利斯透露,在歐洲,有很多媽媽在為自己的孩子購買衣物時, 也更願意選擇有機產品。

胡躍高判斷,有機農業發展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有機農業正在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農業發展潮流。
 
 
●歐洲有機農業一瞥
 
肥沃健康的土壤會有泥土的芬芳,與施用化學藥品的土壤不一樣。在展示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莫利斯手捧自己農場泥土的沉醉表情。他到各地考察農場,首先會看看泥土怎麼樣,使用過除草劑的泥土馬上會被他劃入不好之列。
莫利斯的農場位於法國東北部阿爾薩斯,相鄰的德國和瑞士是歐洲較早開始注重環境保護及有機種植相對比較多的地方。

作為國際有機農業大使、國際有機農業認證成員,莫利斯從1991年開始,去過40多個國家走過600多個有機農場。5年後的1996年他開始做自己的有機農場。
他父母的農場是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藥品的農場,莫里斯不願意重走他們的路。
在莫利斯的農場,收割土豆的機器同時能實現自動分揀,這裡有先進的機械化裝備,但在為發酵菌種做攪拌時,一定是由人來操作,而不是機器,“微生物是有生命的,與人會有互動。”莫利斯說。

莫利斯聯合一些有機農場舉行的有機農業博覽會也已持續十多年,通過這種社會和文化交流活動,他試圖影響更多消費者和生產者,如今聯合參加博覽會的有機農場已達260家。在博覽會舉行的第二年,莫利斯就邀請到當時法國農業部部長前來參加開幕式。“負責農業的官員瞭解到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他們影響國家未來的農業政策。”
從整個歐洲來看,如今有機市場規模在持續增加,據2015年資料,歐洲有機種植面積達到127萬公頃,消費額近300億歐元。
 
●互通有無,共同提高

“很多東西需要引進,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
北京六合神州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朱安妮感慨,她被稱為中國有機農業的先行者,曾數次前往歐洲參加有機農業的國際交流活動。
比如,一位英國的茶藝師,有600多個配方,可以配出各種花茶和果茶,花樣很多包裝很漂亮,但中國的茶葉從包裝、製作和宣傳方面都相對粗糙和不足,差距很大。
以前總認為中國傳統農業做得好,有五千年歷史,但現在朱安妮認識到,歐洲的一些有機農場精耕細作程度已勝於中國。

比較而言,當下中國有機農業實踐中,微生物肥料的應用,特別是在追求品質的同時保證產量的技術路線,比歐洲主張以休耕為主的有機養護土壤的方法有一定優勢,也更符合中國人多地少的國情。“

大家都是幾千年歷史走過來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優秀傳統,中國則有著最豐富的文字記載。有機農業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不管誰掌握,對自然與人都有好處。”
于平很高興説明中國把好的產品推向歐洲。他剛剛來中國參加了一個茶葉博覽會,“中國茶葉是好的,但有機茶葉還沒有做好。
 
●枸杞是中國特產

于平透露,歐洲人購買的枸杞,卻主要來自日本,因為種植、加工是由日本人組織,最後打日本品牌。中國人去賣枸杞,很多人不相信其安全性,中國枸杞的宣傳和信譽度還沒有做到位。
但歐美發展有機農業有他們的難處。胡躍高表示,畢竟那裡是常規農業、現代農業的發源地,有機農業的發展面對著更大的阻力。
同時,有機農業在中國也正面對日趨增長的需求,各種相關培訓班日趨火熱,相關協會越來越多,大學主辦的有機農業相關研究機構也在不斷增加。
 
●真正健康之路

“羅漢果一定要做到有機種植,這是中國的特色保健品,如果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化學農業的方式種植,如何發揮它應有的保健作用?” 一家在做羅漢果相關產品的公司負責人在參加朱安妮講授的有機種植方面課程時,朱安妮如是對他說。
在沒有做有機生產之前,該公司年營業額有一百多萬元,三年後該公司拿到有機認證,公司年營業額達到上千萬元,而在去年,該公司營業額已達到上億元。
衡榮農業創始人賀建增表示,在一個區域用好傳統農耕方法,利用現代無害技術,以及其它生物學之間相生相剋形成的技術體系,這樣形成完整的有機生產體系,原本的廢棄物都可以作為資源迴圈使用,既能提高產品品質,保證食品安全,更重要是能保證了產量,不僅可以真正實現朱安妮所宣導的有機好吃不減產,在一個區域所能提供的食品總量還將大於化學農業體系,在山西已經做出的幾個村的有機生產體系,基本都已達到這一點。
胡躍高和同事王小芬在指導研究生針對不同作物進行微生物肥料技術替代化肥比較研究及合作社有機生產方式的探索。通過幾年的摸索感覺到,合作社很可能是中國走通有機農業的一條便捷道路。

《報告》顯示20182019年我國農業綠色發展在七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一、全國農業綠色發展總體水準顯著提高。2018年全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為76.12,較2012年提高了3.63%。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綠色發展指數83.05,高出全國水準9.1%。但先行區間發展不平衡。

二、農業生產方式持續向綠色化轉型。2018年,全國共建設全程綠色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100個,綠色食品產地環境監測面積達到1.57億畝,同比增長3.29%。“兩品一標”獲證產品37765個,同比增加18.0%。農產品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5%,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

三、農業資源節約與保育不斷加強。2019年全國耕地品質平均等級為4.76,較2014年提升了0.35個等級。其中,一至三等優質耕地面積占比較2014年提升3.94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54,比2012年增加0.038

四、農業產地環境治理成效顯著。2019年,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達到37.8%、比2013年提高6.2個百分點;農藥平均利用率為39.8%,比2013年提高4.8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45%,較2017年提高了1.77個百分點。

五、農業綠色發展支撐能力逐步提高。2020年中央一號檔明確:未來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將會加大綠色農業發展專案補貼制度。其中包含三個重點支持:
一,重點支持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
二,重點支持畜禽糞汙資源化處理。
三,重點支持耕地品質保護與提升。

中國農業科學院相關人士表示,農業綠色發展是一場深刻的變革,需要久久為功,有序推進。隨著農業綠色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業農村現代化和農業高品質發展必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農業更加可持續、農民更加富裕、農村更加美麗宜居。

選擇有機農業是實踐的結果,也是理性思維的結果。
胡躍高研究認為,中國生態文明目標方向已經明確,
有機農業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到達目標的基本道路。
這也將是中國真正走向未來的和諧之路、健康之路與自信之路。
 
中央明確:有機農業大勢所趨